(相关资料图)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梁聪 通讯员 李杰 张巧霞 张忠波
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全县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总人口93万,是全国产粮大县、大别山革命老区县。近年来,光山县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融资机制,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下乡”,累计投入8.86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50万亩。
全面梳理产业发展、老区振兴发展等政策,做大财政惠农“蛋糕”。该县统筹中央预算内支持资金、省级配套资金、整合涉农资金三大财政支持资金,以此作为撬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杠杆,通过政府涉农资金整合、担保、奖补,让“财金结合”双轮驱动,参与各方职能和优势有机结合,形成投入合力,实现了“1+1+1>3”的效应。2019年以来,全县累计争取财政资金7.7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带动成效明显。
构建“高标准农田+财政+金融+社会资本+产业发展”机制,引导“政银企”多元主体投向高标准农田建设。北向店乡李楼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带动社会投资9860万元,建设“粮饲双优双高”生产基地,每亩生产3000多公斤优质牧草,既延伸了产业链条,又带动特色畜牧业发展,还实现了农户每亩增收1500多元。十里镇李堰湾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北京新发地公司,在小麦收割后种植菊花、玫瑰、中药材等,带动投资1500万元,每亩增收4000多元。
对高标准农田项目自身收益不足以覆盖贷款本息的,光山县采取市场化运作,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自身收益+企业综合收益”作为项目还款来源,引入项目投融资主体的股东按年注资,作为还款来源的补充,由项目投融资主体的综合现金流,作为第一还款来源。
下一步,光山县将更加积极适应新常态,持续优化投融资机制,加快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米袋子”生产基础,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