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潮涌“豫”争先
时间:2023-04-03 16:25:54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2021年,河南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超过600亿元、增速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2倍;

今年前7个月,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已达620.8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成交额。

数字接连攀高,勾勒出中原大省加速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坚实足迹,更折射出河南点燃创新引擎后,扑面而来的澎湃动能。

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走好“华山一条路”。创新突围,唯有一拼——这是基于现状作出的清醒判断,更是关乎未来的重要抉择。

站位高、谋划实、步子快、干劲足。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以来,“创新”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成为中原大省的最新标识和醒目前缀,成为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响彻广袤中原上空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7月25日,国内第一个抗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获批上市。由河南科学家常俊标教授领衔成功研发出的这款1类创新药,为全球抗疫开出中国“药方”、作出河南贡献。

一款新药带来一条产业链。阿兹夫定从研发、原料药生产、制剂生产到销售总部,均已落地河南。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互为支撑,如金风玉露相逢,必将活力无限。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场机遇性、竞争性、重塑性变革,成不了创新高地,就会沦为发展洼地。

ITO靶材项目已进入产业化阶段。今年3月揭牌以来,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建设进展顺利,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季麟讲起了“中国靶”自立自强的创新故事。

由于选不出大尺寸的ITO靶材,中国被“卡脖子”很多年。何季麟团队起初做研究时,由企业提要求,科研来实现。然而当团队拿着样品去检测时才发现,闭门造车出来的东西无法“变现”。

研究一定要以应用为导向。科研团队调整思路,经过20余年科技攻关,实现了大尺寸ITO靶材全流程制备的国产化。我省生产的ITO靶材首次成功应用于京东方高世代TFT线,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河南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努力推动更多产品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成为中高端、关键环。

从盛夏到隆冬,从早春到金秋,一场场会议安排部署,一次次调研悉心指导,创新步伐铿锵有力。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王凯担任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双主任,已主持召开7次会议,审议研究51项重要议题,主要领导上手抓、具体抓、全程抓。

抓龙头带动。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是实施“第一战略”的“一号工程”。9月1日起,《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施行,为一家科研单位“量身打造”一部法律,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这在我国尚属首例。舞龙头、带全局,抓关键、布大棋。河南省科学院定位为新型研发机构,研究所、实验室、产业研究院均为独立法人,首席科学家拥有决定性技术路线决定权,6个研究机构启动运行,瞄准最前沿领域摘取“皇冠上的明珠”,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天”“地”“桥”融合……在这里,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抓平台搭建。两批、6家省实验室揭牌不久,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中原食品实验室挂牌也已箭在弦上。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批次推进,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启动建设,河南正向科技创新“无人区”发起冲锋。

凝练一流课题、培育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团队……中原大地上,创新的大厦“三天一夯土,五天起一层”。

发展“引擎”由创新发动,“点火”的是制度改革,河南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打出一套“组合拳”。

重大项目“揭榜挂帅”,谁有本事谁来干。“我们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装备智能化,成品率也从80%左右提升到98%以上。”郑煤机信息管理部副部长白建朋兴奋地说。

这个难题如果靠企业自己解决,至少需要50人的团队花一两年的时间。项目经河南省科技厅发布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艾普工华的科研团队,一年之内就拿出了解决方案。

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真正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河南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先后出台《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关于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意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工作方案》,河南制定了创新“规划图”和“路线图”。

华山艰险,道阻且长。一旦登顶,风光无限。

优化布局,发力“双一流”建设

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全力打造“双航母”;

遴选7所高校11个学科作为“双一流”第二梯队,加快培育“后备军”;

建设1至3所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组建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在没有本科高校的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设立本科高校……

与建设现代化河南相呼应,以回应群众期盼为初心,河南教育加速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对标一流,高等教育起高峰。

推进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结构“三个调整优化”,提升办学水平;搭建高端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推动更多成果走出实验室。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建高地。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一方面提升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推动职业院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助力“技能河南”建设。

哪里创新要素富集、教育资源丰富,哪里发展质量层次就高,后劲潜力就大。

这几天,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王向宇马不停蹄,穿梭在宁夏和河南之间,查看解决环氧化催化剂开工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王向宇团队的科研成果在8个省市区转化应用,新增效益54亿元。“教授团队进企业”,郑州大学正在推进的这项改革,不仅为企业解决了难题,也把最前沿的问题带到课堂上。

8月20日,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康相涛教授再次来到固始县,为大别山食品产业学院揭牌,农大与固始县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又开新篇。曾经不为人知的固始土鸡,经他改良培育后身价倍增,成为老乡致富的“金凤凰”。大别山食品产业学院的揭牌,既助力乡村振兴,也将有益于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

提高科创能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河南在全省高校中发出“起跑令”。今天步履越坚实,托举未来的能力就越强。

引育并举,筑好人才“蓄水池”

2022年6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蓬受聘担任郑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受聘担任河南大学校长。两所“双一流”齐齐迈入院士校长领衔时代。

顶尖科学家、高层次人才纷纷加盟,本土培育人才连连冒尖,最近一段时间,河南“佳音”不断。

就在去年,省农科院许为钢研究员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35名专家入选国家重点人才计划,遴选支持203名“中原英才计划”人选。去年河南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950人,今年以来已引进1500多人。

河南在加大引才、育才的同时,注重稳才、留才,以近悦远来的人才政策,吸引各方优秀人才。

稳人才,拼的是环境;留人才,看的是服务。

实施“1+20”一揽子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梯次培育;实施顶尖人才突破行动、领军人才集聚行动等人才强省“八大行动”;聚焦住房、落户、子女教育等“琐事”,为高层次人才来豫发展解除后顾之忧……让人才踏实创新、安心创业。

心仪的办公场地快速得到落实,融资难的问题专人上门解决。成立仅两年,公司技术骨干舒心做科研,中原动力迅速成为我省智能机器人产业的一匹黑马。

33岁的金阳,在美国读完博士后入职郑州大学,学校专门成立“电网储能与电池应用研究所”,由这位优秀青年人才牵头推进电池储能相关研究。“老家河南越来越有吸引力了。”金阳感慨道。

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引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飞来”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回来了……丰沃的中原大地上,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竞相奔跑。各路人才走到科技创新的前台、走上事业发展的舞台,成为创新河南的自信和底气。

“我再一次诚邀海内外的科学家、杰出青年学子,尤其是河南籍的优秀人才,积极投身河南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的火热实践,在这片沃土施展才干、成就梦想!”面向世界,楼阳生再次发出深情呼唤。

创新驱动,前景激荡人心。

乘势而上,河南奋力跃升。

(记者 史晓琪 尹江勇)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看到更远的天际线
  • 下一篇文章: 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生活指南
  • 压实安全责任 河南今年已改造燃气管道752公里

    8月18日,记者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我省高度重视燃气安全管理,加强老旧燃气管道更新改造。截至8月上旬,全省已经改造燃气管道752公里

  • 河南:新能源汽车“马力十足” 消费数据格外亮眼

    近日出炉的7月份河南经济运行成绩单显示,我省经济运行总体持续恢复、有所企稳。其中,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数据格外亮眼,拉动经济增长可谓马

  • 再创新高!河南前7个月技术合同成交额620.78亿

    8月18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据全国技术合同管理与服务系统统计,1月1日至7月31日,我省共登记技术合同11611项,同比增长79 76%;技术合

  • 楼阳生在全省绿色低碳转型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持生态优先 依靠科技创新 蹄疾步稳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王凯主持 刘伟出席

    8月18日,全省绿色低碳转型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就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

  • 河南已成为国内五大氢能示范区之一

    氢能是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与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

  • 改变大别山水资源格局 豫南一四水同治工程明年通水

    2022年8月18日,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河南新闻联播》报道,坚持项目为王,河南省加快推进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在素有北国江南之称的信

  • 出口退税“减负提速”,河南外贸企业“逆风拓市”

    加快出口退税办理进度是稳外贸的一项重要举措。河南省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优化出口退税服务,完善退税系统功能,简化退税流程,

  • 河南7月份经济数据出炉,全省经济运行总体持续恢复

    省统计局发布全省7月份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全省经济运行总体持续恢复、有所企稳。但受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主要指标增速出现小幅波动,

  • 河南省出台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

    全力打造郑州现代服务业核心增长极到2025年,现代服务业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 5%左右,物流行业收入规模突破万亿元

  •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出炉 看看河南元素有哪些

    8月17日记者获悉,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从12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任务,系

  • 迅速掀起抗旱保秋高潮 努力夺取秋粮丰产丰收

    8月17日,全省防汛抗旱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召开,传达全国三季度三农重点工作视频调度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对抗旱保秋工

  • 稳住经济基本盘 河南24项举措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韧性所在,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键力量。截至今年7月底,我省实有市场主体893万户、同比增长8 8%。8月17日

  • 中原科技城,一座让你梦想起飞的智慧之城

    中原科技城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省委省政府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

  • 郑州将建设成为 “四条丝绸之路”交会枢纽

    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 5%左右,物流行业收入规模突破万亿元;以国际航空、班列、金融、会展等功能性服务业发展为重点,提升郑州

  • 河南将建3000亩以上超大型货运枢纽

    记者昨日从河南省政府获悉,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2—2025年)》,我省将采取系列

  • 郑州机场北货运区开门迎客

    郑州机场北货运区开门迎客了!昨日凌晨至17时,来自国泰航空、海南航空、俄罗斯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的3个航班,均成功转场到郑州机场北货

  • 民生
    • 一图速览 河南: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 妇好鸮尊:回望青铜时代的巅峰

    • 超燃!这样的“大比武·打擂台”赛出龙都“铁军”、拼出“火热”发展

    •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博物馆“正青春”——第九届“博博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