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固始的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淮河岸边,榴花正旺,樱桃已红,一切生机勃发。5月17日,固始县新媒体达人一行10余人来到淮河、史灌河、泉河三河交汇的三河尖镇采风。
五月风起麦摇香,陇上万亩为佳酿。在全国最大的连片高品质弱筋小麦5g智慧农业生产基地,固始县三河尖镇5万多亩小麦即将成熟,青黄相间的麦浪滚滚,一望无际,场面震撼壮观,吸引着前来观光打卡的游人。
通过土地流转,每亩以600元的价格,三河尖镇蚌山、汤岗、王楼等十个村与贵州茅台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茅台集团优质原料基地。平时农民可以在基地务工,茅台集团按照高于市场价1.2元/每公斤的标准回购合作社优质小麦和高粱。2023年,5万亩小麦丰收,2.25万吨小麦产值达2.3亿元,实现土地流转收入3000万元,带动10个村集体增收500万元、1300人均增收7000元。
“应用传感技术和智能化专家管理系统、远程监测和遥感系统、生物信息和诊断系统、食物安全追溯系统等四大系统。”在5G可视物联网“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固始县粮油(集团)公司负责人田向东热情而又熟练地向大家介绍,“依托先进的传感器和云平台技术,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连同物流仓储中心,粮食从种子种植到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土壤养分、农业气象等各种情况,再到粮食收割、烘干、存储,最后出库等,一天24小时全程实行实时监测管理。”
三河柳盛夏正长,家家门前编篓筐。柳编是三河尖镇的传统产业,柳条种植可上溯千年,编织历史亦可达500多年。近年来,在镇政府牵头下,将沿淮河易涝滩涂地连片种植柳条3000亩,每亩可产柳条4000斤,除满足本地柳编企业生产需求外,还可销往安徽、山东等地。
柳编事业正式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现已发展到108家柳编生产企业,规模以上企业6家,拥有贸易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29家,主要产品有柳、木、藤、竹、草等及其混编工艺制品20多个系列2万多个品种,广泛用于家居生活、商品包装、酒店园艺、艺术观赏等各个方面,大部分产品直接出口,产品远销美、欧、日、韩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固始县唯一规模化出口创汇产品,2023年产值达3亿元,被授予“出口创汇先进乡镇”“中国柳编之乡”等称号。
“编筐编篓,养家糊口”柳编成为三河尖镇人民挣钱的重要渠道。当我们来到河南达林工艺品有限公司,院内地面上摊满一个个整齐划一的长方形柳编制品,经过晾晒的半成品还要经过漆着色、质检等工序,才能最终挂牌装运。室内三四间屋大小的四层货架上密密麻麻地摆满各种工艺成品,每件物品都匠心独具,令人眼花缭乱,心醉神迷,无法取舍。“我们采用‘公司+农户’灵活自由的就业方式,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由于简单易学,镇里上至八十岁老翁下至几岁娃娃,家家户户不论男女老少都会柳编。”公司负责人任中好从事柳编外贸生意已有十多年了,来自欧美等世界各国的订单如雪片般纷至沓来,公司常年用工有二十多人,临用工有时多达几万。
全县柳编企业逐渐形成了以三河尖镇为中心,辐射周边5个乡镇乃至城关部分带娃上学留守妇女的产业集群,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日均收入近200元,年人均增收1.1万元左右,真正成为该县强镇富民产业。
十里河巷桅杆立,水陆灯火相辉映。到达三河尖镇望岗码头已是中午时分,河道内大大小小停泊了数十只船,有几只船船头悬挂着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阳光照耀下格外引人注目,仿佛蓄势待发,准备远航出行。三河尖镇地处豫皖两省结合部属两省三县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盛极一时的三河尖古镇曾是闻名豫鄂皖三省的航运中心,是大别山山货、农副产品外销和日用工业品购进转运的货物集散地。三面环水,特殊的地理位置,通江达海的水上便利,使三河尖素有“小上海”之美称。
为畅通内河航运网络,助力淮河生态经济带及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固始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发展理念,谋划了信阳港固始港区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工程位于三河尖镇望岗村,占地804亩。建设10个2000吨级货运泊位和6个待泊泊位、2个海事泊位,货运泊位总长度800m,待泊泊位总长度490m,海事泊位总长60m,总计1350m。目前,三河尖航道提升工程(固始境)已开工建设,总投资23.9998亿元,预计工期为三年,计划建设III级航道长达58.482公里。作为商埠重镇、两淮重要港口,相信三河尖镇再现昔日辉煌指日可待。
“下一步,我们以万亩茅台基地为抓手,充分挖掘三河古镇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淮河沿岸观光旅游业;以柳编为引擎,进一步做大做强柳编产业,成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以固始岗为中枢打造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大力发展水上贸易,建设水上交通枢纽强镇。”三河尖镇党委书记李明强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郝昱玮 李泽昌 汪亚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