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银行业绩快报接连发布 整体表现亮眼
时间:2025-02-15 18:43:30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苏州银行、成都银行、青岛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截至目前,已有16家银行披露业绩快报。整体来看,上市银行2024年业绩表现亮眼。

营收整体超预期

全年营业收入方面,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均超过千亿元规模,其中招商银行以全年营收3375.37亿元暂时居首。

尽管行业普遍面临着息差收窄压力,但已披露业绩快报的16家上市银行中绝大多数在2024年都实现了营收增长。其中,南京银行去年营收同比增长11.32%至502.71亿元,增速最高,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营收增速超过两位数的银行。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招商银行以1483.91亿元暂时领先。16家银行当中,除厦门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1%以外,其余15家银行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浦发银行同比增速达到23.31%。杭州银行、齐鲁银行、江苏银行、苏农银行等8家银行归母净利润也均呈现两位数增幅,占比超过半数。

在披露业绩快报的同时,部分银行也进一步介绍了业绩变动原因。例如,浦发银行在业绩快报中表示,报告期该行经营效益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一是“数智化”战略成效显现。加大信贷资产投放力度,“五大赛道”显著发力,负债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付息率管控取得成效。二是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公司主动把握市场机遇,积极增厚投资收益,交易性资产等其他非息收入增长显著。三是通过精益化、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四是资产质量不断夯实,风险控制和处置水平持续提升,风险成本耗用同比减少。

民生证券研报认为,从业绩快报来看,上市银行2024年营收普遍超出预期,非息收入或为主要贡献。在行业息差承压的背景下,多数银行全年业绩边际向好。其中,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营收和利润在高增速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此外,多家银行营收同比增速较2024年前三季度有所提升,城商行尤为明显。其中,除了郑州银行、厦门银行在基数效应下显著提升外,江浙地区城商行提升幅度尤为显著。

资产质量普遍向好

已经发布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当中,从资产规模来看,目前有10家银行超过万亿规模,其中招商银行年末总资产达到12.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235.17亿元。江苏银行、苏州银行、宁波银行等10家银行总资产同比增幅为两位数,江苏银行以16.12%的增幅暂时领先。

同时,上市银行严控资产质量。从16家上市银行披露的业绩快报来看,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普遍持平或有所下降,部分银行不良贷款出现“双降”。

其中,招商银行业绩快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95%,与上年末持平;长沙银行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15%,较年初持平。中信银行、青岛银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等期末不良贷款率分别较年初或上年末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厦门银行在业绩快报中披露,截至2024年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实现“双降”。其中,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0.74%,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91.94%。

浦发银行也在业绩快报中表示,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其中不良贷款率1.36%,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该行还表示,资产质量前瞻性指标表现良好,逾欠90天和60天偏离度保持在100%以内;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拨备覆盖率186.96%,较上年末上升13.45个百分点。报告期内,集团坚持风险“控新降旧”并举,持续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风险压降成效显著。

而在上市银行近期公布的投资者活动记录中,多家银行也介绍了风险把控措施以及新年度的资产质量展望情况。

成都银行在1月中旬的投资者活动记录中介绍,公司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重要任务,主动积极有效管控风险。该行介绍,总体上,公司的资产质量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后续将继续加强信贷风险的前瞻性、主动性管理,持续保持资产质量平稳态势。

宁波银行近期表示,该行始终坚持“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风险理念,持续完善全面、全员、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在业务准入层面,实施统一授信政策;在风险识别层面,滚动开展行业研究;在业务审批层面,实行独立授信审批。

苏州银行近期也表示,该行坚持“意识不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风险防范比风险处置更重要、风险管理同样可以创造价值”的风险管理理念,不断优化授信政策和审批策略,加强各项业务的跟踪监测和检查频率,及时预防化解相关风险,全年资产质量有望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行业估值修复可期

展望2025年,南京银行在近期的投资者活动记录中表示,该行将继续坚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找准服务实体的着力点,抓实经营改善的关键点,在优化业务结构、创新产品服务、提升客户经营能力、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有效管控风险等方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收入端、成本端双向发力,稳底盘、增动能、提质效,积极应对息差收窄、竞争加剧的环境,努力延续2024年已经呈现出的营收和净利润双改善“U型”曲线。

长沙银行表示,2025年该行将坚持推动业务轻型化转型,做强交易银行、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资产托管等轻资本业务。同时,随着财富转型的持续推进,该行将通过阶段性营销活动、客户分层管理、差异化打法等方式提升中收。针对息差和存款成本方面,长沙银行介绍,2025年将继续把“稳息差”作为重点工作,以“调结构,精定价”为主线,做好量价平衡。将努力改善存款成本,一是保持对公存款活期占比,二是加大高成本存款压降力度,三是调降存款执行利率上限。

多家机构分析认为,2025年,预计银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政策组合拳有利于修复政信类、地产类资产的悲观预期,驱动估值修复。同时,宏观资产负债表改善和风险偏好回暖将有利于提升优质银行的估值溢价。

民生证券研报认为,业绩快报显示,多数银行2024年度拨贷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体现了其适度运用拨备反哺利润,保障利润相对平稳的策略。当不良率和拨贷比同时下降时,拨备覆盖率能保持大致平稳,此时反哺利润对风险抵御能力影响可控,即便个别银行拨备覆盖率降幅略大,但从绝对值来看,其仍处于充裕水平。该机构认为,银行业绩快报显示出稳健的经营质效,有助于提升市场对于上市银行整体经营状况的信心,且红利有望持续驱动板块估值修复。

华创证券表示,近阶段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利于支撑低波红利的银行股。基于目前经济逐渐复苏的现状,同时银行增加分红次数和提高分红比例,银行股仍为未来中长期资金较好的投资标的。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国内油价有望结束“二连涨”
  • 下一篇文章: 最后一页
  • 生活指南
  • 加强市场监管 推动传统服务向"优"转型

    加强市场监管,引导诚信经营推动传统服务向优转型(消费视窗·促进服

  • 个人征信受损 商业银行能消除个人不良征信记录吗?

    个人征信记录 商业银行不能消除仅能报送本报记者 赵红旗本报通讯

  • 广东农企品牌价值50强出炉 总价值逾2572亿元

    中新网广州11月30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农业企业品牌盛典暨50强

  • 2024北京丰台城市更新发展交流论坛举行

     11月26日,中国房地产报主办、金茂璞逸丰宜协办、中国城市与

  • 高校如何适应电竞产业发展需求?学者: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中新网上海11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0日获悉,上海市多所高校

  • 得ETF者得天下 公募座次大洗牌

    指数基金规模狂飙,公募江湖座次陡然生变。对于公募基金公司来说,

  • (进博故事)从46%到71%,看见可持续未来

    中新网上海10月26日电(范宇斌)自诞生起就与竞速赛事结缘的米其林,

  • (经济观察)近半已落地 中国一揽子增量政策后劲仍足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为应对新的经济挑战,中国果

  • 债券基金跌的原因是什么?债券基金波动受什么因素影响?_每日信息

    债券基金跌的原因是什么?1、债券型基金除了投资国债,也有地方债和

  • 天天播报:理想汽车端到端+VLM智驾系统再升级 打造行业率先“车位到车位”产品落地体验

    自动驾驶的新纪元,来了。虽然距离2024年尾声还有三四个月时间,但

  • (寻味中华 | 饮食)中秋烤肉,宝岛过节的仪式感

    架起烤炉,点着木炭,摆上鸡翅,刷上酱料……随着油汁滴入炭里,火

  • 天天看热讯:中秋假期临近 节日市场供应丰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秋假期临近,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

  • 中秋假期杭州口岸出入境旅客量预计近4.7万人次

    据悉,受免签政策和赴港澳签注智能网办全国速办等多重利好政策叠加

  • 广州民办高中学校排名及收费,广州民办高中学校收费一览表 环球要闻

    广州民办高中学校排名及收费,广州民办高中学校收费一览表

  • 【地评线】天府评论:中国经济半年报增强信心与力量|焦点短讯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1

  • 西峡农商银行“五驾齐驱”筑牢人本管理新高地-新消息

    河南西峡农商银行按照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求,确立人本兴行、人才立行、人

  • 民生
    • 环球热点!媒体人眼中的与AI“共舞”

    • 当前快播:前三季度江苏铁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500亿元

    • 驻马店经济开发区开源办事处联合辖区企业开展消防救援演练活动|每日聚焦

    • 全球今日讯!山西2024年首批1126家科技型企业入库 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领域